——LOADING——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文物联合基金项目指南,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...
6月10日,由敦煌研究院主办,甘肃鸿文敦煌艺术研修中心、香港青年广场承办的第五期“香港青年敦煌实习计划”在敦煌研究院开营。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常任秘书长林雪丽、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程亮出席开营仪式并致辞。程亮在开营仪式上致辞。他首先感谢香港各界一直以来对敦煌石窟保护的关心和支持,高度肯定了香港青年实习计划对敦煌文化弘扬的重要意义。他说,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,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创新...
中华文明可久、可大、可新,如同奔涌了五千多年的大河,虽然有时快,有时慢,甚至有时仿佛停滞,但总体上是不断吸纳百川,奔涌向前的。中华文明生命力源于固本开新的智慧与开放包容的胸怀——既坚守文化根基,又不断开拓创新;既坚守文化主体性,又在交流互鉴中汲取养分。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于2024年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。图为2024年11月6日,300余位中外嘉宾来到中国考古博物馆参观“考古与中华文明溯源展”,该展是本届世...
2025年6月11日,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。大会发布《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科技创新共同体成都宣言》,全文如下:我们高度评价“一带一路”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取得的重要成效,强调只有通过全球更广范围的共同努力,才能推动科技创新迈向更高水平,愿共同推动构建创新驱动、开放包容、公平公正、共同繁荣、普惠可持续的“一带一路”科技创新共同体,推进创新丝绸之路建设高质量发展,为各国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新...
驼铃声声、丝路漫漫。历史上,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外的重要通道。2014年,“丝绸之路:长安—天山廊道的路网”被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沿线包括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、悬泉置遗址、麦积山石窟等33处遗产点。陕西西安龙首北路上高楼林立、车水马龙。在千年前,这里耸立着一座气势浩然的建筑——未央宫。汉武帝时期,张骞从长安出发,出使西域,使得丝绸之路变成了一条综合性的商路、官道和文明交往之路。张骞“凿空西域”的故事,被...
研讨会现场6月10日,由甘肃省气象局、甘肃省文物局、敦煌研究院主办的“气象赋能文物保护 守护中华文明瑰宝”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研讨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办。会议聚焦气候与文化遗产、气候变化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与适应、文物保护与气象影响科学研究等主题,共同探讨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的新思路、新方法。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出席研讨会。会上,甘肃省气象局原总工程师、一级巡视员,研究员张强,敦煌研究院敦煌石...
6月9日,国家档案局公布第六批《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》,敦煌研究院藏《莫高窟元代六字真言碣》入选。《莫高窟元代六字真言碣》《莫高窟元代六字真言碣》又称《元代速来蛮刻石》,立于元顺帝至正八年(1348年)。碣石为青石质地,呈长方形。上额阴刻“莫高窟”三字,中央阴刻四臂观音坐像,观音像上方及左右刻梵文、藏文、八思巴文、回鹘文、西夏文、汉文六种文字的六字真言,两侧及下方刻题记和功德主、官员、僧尼、石匠等82...
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和陈列中心刘姗、吴悦等六位讲解员,承担了2025年3月在北京展览馆举开办的“如是莫高”敦煌艺术大展的首轮讲解任务,获得广大参观者的好评...
6月6日,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。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介绍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情况,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周君生、湖南省文物局局长姜猛、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志凯等回答记者提问。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、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罗娟主持新闻发布会。发布会介绍,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4日,主题为“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”,主场城市活动将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,由国家文...
6月3日下午,由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、佛学研究中心和敦煌学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“我在敦煌读壁画”分享会第20期在敦煌研究院举办。香港敦煌之友基金会副主席李美贤以“漫话敦煌”为题进行分享。分享会由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宋焰朋主持。李美贤首先结合个人在海内外相关参观经验及2024年亲赴古犍陀罗地区考察的经历,多视角聚焦史料,从宗教、历史、服饰、造型以及民俗与生活等角度解读敦煌艺术。她通过多...